林叶
日本美术史之父冈仓天心在他的经典《茶之书》里还说过这么一则故事:茶道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千利休曾经让他的儿子绍安打扫茶室外的庭径,当他依言完成父命之后,利休却吩咐他再扫一次。于是绍安很听话地又扫了整整一小时。然而,利休还是不满意,他说:“这还不够干净”。
绍安很无奈地回报:“父亲大人,已经没有东西再好清理的了,小径已经刷洗了三次,石灯笼跟树梢上都洒了水,苔藓和地衣看起来都生气勃勃,洋溢生机,哪怕是一根小树枝,或者是一片落叶,都不能在地上找到”。孰料利休竟然斥道:“蠢蛋,庭径不是这样扫的”。然后他步入庭中,抓住一棵树干摇将起来,园内登时洒满红黄落叶,片片皆是秋之锦锻。这个有名的故事既象征了茶道那落叶飞花皆可赏玩的精神,也被人当做是日本文化的唯美体现。
喜欢日本文化的人一定能理解日本人这种执拗的唯美,而在这样的唯美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日本文化也被欧美人认为是东方文化的精髓,甚至连日本人自己都认为自己的文化已经超越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
日本文化中的美非常注重匠心独运,把形式化的美发挥到了极致,通过人为的努力营造一个貌似自然天成的氛围,表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日本茶道可以说是日本文化的顶点。据说日本的建筑、花艺、绘画、织锦、陶瓷、纺织乃至于美食,全都受到茶道的影响。
我有幸参加过一次日本的茶道表演,据说那种茶道是最简单的表现形式,然而,就这样的简单,也让我感觉形式高于内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难想象喝茶之前需要那么多的正是的仪式于礼法。整个茶会期间,从表演者的对话到杯箸的摆放都必须按照严格规定的模式进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甚至连点插着伸哪只手、行进中先迈哪只脚、脚步的节奏、应该踩在哪个位置都有严格的礼法规定。等一切的仪式完成,我和其他参观的留学生都早已如坐针毡,苦不堪言,也许这就是予修行于礼法吧。到了喝茶的时候,如何摆放茶碗、如何倒茶、喝茶前对茶具的把玩、喝茶后对茶具的抚摸等等,一系列的行为进行的有条不紊,而整个现场也必须宁静平和,给人一种一切都在控制中的感觉。但是有意思的是,最后的茶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而中国的茶文化却不是非常重视形式,而讲究茶火候滋味的控制,对于中国茶道,日本人认为中国人喝茶太粗鲁太野了。甚至这样的文化差异给了日本人侵略中国一个
1
“被死亡”贷款核销2
为什么日本人爱戴口罩?3
中日年度关键词大PK4
歇斯底里的狂欢与危机5
可悲的立法维孝6
失礼7
美国医院见闻录(一)8
东京知事大选该选什么人?9
喜悦与烦恼10
撒谎不是危机公关的手段1
观《最强大脑》:其实我们并...2
日本人与石头剪刀布3
日本人为什么不发短信4
孩子也有无根的感觉(中)5
列车上的死亡陷阱6
为什么日本人爱戴口罩?7
生老二吗?8
爸爸去哪儿了?9
日本手艺人的执着10
李阳传销和中国困境